碑石

时间:2023-11-26 07:16:43编辑:阿育

碑一般是指什么

碑一般是指一种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碑一般多立在宫殿、陵墓或者寺庙中,上方篆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的意思,石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其中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是竖长方形的巨石。

碑其实是石刻的一种,它是一种作为纪念物或者标记的竖石,上面多篆刻文字,文字多为纪念事业、功勋或者标记,意为垂之久远。一般石碑就是一种独立的小品建筑,它具有本身的造型,其主要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个部分组成。

石碑的碑首一般是《营造法式》所规定的“盘龙”形式,当然也有房屋屋顶形式的;碑身是石碑的最主要部分,其前后两面都可以篆刻文字,碑身一般不做装饰;碑座一般多为赑屃,并且形象都塑造得非常的写实,一般多用不高的浮雕来保持碑座的完整性。

碑图片

碑的相关内容

碑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碑是指镌有述德、铭功、纪事与纂言等文字的刻石,如碑碣、摩崖、造像记与墓志等。狭义的碑则是指东汉以后,立于纪念地、建筑或墓前、刻镌文辞的长方形石板。故碑的含义,简言之,“树石书丹谓之碑”(张鸿来《书法》)。

其实,刻石与碑是有区别的,如马衡先生《凡将斋金石丛稿》曰:“今人谓文之载于石者皆曰碑”,其实不然。刻碑之兴,当在汉季,古祗谓之刻石。秦始皇议海上也,其群臣上议曰:‘古之帝者……犹刻金石以自为纪。……今皇帝并一海内……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故其东行郡县诸刻,皆曰刻石,初未尝谓之碑也。碑之名始于周代,为致用设,非刻辞之具。《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谓庙门之碑也。《礼记·檀弓》‘公室视丰碑’,谓墓所之碑也。”

碑图

庙门之碑用石,以丽牲,以测日景(影)。墓所之碑用木,以引绳下棺(见《仪礼·聘礼注》及《礼记·檀弓注》)“……刻文于碑,为汉以后之事,非所论于古刻。然相传古刻,亦有所谓碑者,故古刻之真伪,不可以不辨。”刘熙载《释名》说:“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求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谓之碑也。”《封氏闻见记》说:“丰碑桓楹,天下诸侯葬时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贯纤索,悬棺而下,取其安审,事毕因闭圹中。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之于隧口,故谓之神道碑,这神灵之道也。”

从以上这些记载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碑的原意有:①古代奴隶主贵族的宗庙,院中立石系牺口,这种立石称为碑;②古人安葬时,墓内立竖木,上穿孔以下棺,后来用石头代替,上刻死者生平功德,为神道碑之始祖。③立碑测日影(定时)。又从碑石的刻文来看,古代封建帝王刻石封禅,记功德,如秦始皇在峄山勒石纪功。为死者树碑立传的风气,东汉初年大为发展。

碑的原义是没有文字的竖石,即中国最早的碑,并没有刻字,仅是作一种标志。如周室的宫中,宗庙、下棺都可见到。后来经过逐渐发展才成为刻有文字的碑,它用来纪功、表德才刻上文字。现在人们所见到的碑字,有广、狭二种含义。从狭义来讲,它仅仅是许多石刻种类中的一种;从广义来说,它泛指多种形制的石刻文字。石刻文字统称之为碑,并非近时才开始。清叶昌炽在《语石》中曾说:“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当是汉以后始。”故碑经过含义的引伸,除帖外,它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

上一篇:魔术贴

下一篇:高筋面粉可以做馒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