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23年8月,男篮世界杯开幕前夕
去年结束的足球世界杯,我们耳边总能响起一句话:这是某位球员最后一届世界杯了。而当球队出局的那一刻,他们对着摄像机挥手告别,这时解说员一定会奉上另一句:让我们跟镜头前的他们说一声再见吧,同时也和我们自己的青春道一声再见。
我想这样相似的一幕幕经典画面一定会萦绕在足球迷的心头,但是对于钟情篮球运动的观众来说,这样的一幕很难出现在篮球世界杯的赛场。原来的世界男篮锦标赛更名为世界杯,赛事名称更加高大上,与世界第一大体育赛事足球世界杯在名称上一致,但一项集全球六大洲,风格迥异、百花盛放、五彩缤纷的篮球赛事,仅仅因为名字的改变、规模的扩大却并不能影响它在那些身价过亿的球星心目中的地位。
这样的后果就是,那些电子游戏中顶尖球星强强联合后的并肩作战也就仅能在二次元世界出现了。
他们为什么不来?“为了不在比赛中受伤,影响新赛季的状态”,“岁数大了,也赢过了,为国征战的机会交给他们年轻人吧”,“世界杯是什么,有工资吗”……
类似的理由我还能替球星们说好多好多。面对他们的种种理由,一个足球运动员会说:“我只是想捧起大力神杯,实现我从小的梦想。”难道篮球运动员就没有从小的梦想吗?当然不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被NBA球队选中,赢得常规赛MVP,赢得奥布莱恩杯......这些视为职业生涯的终极理想。恩比德就是其中之一。
在足球界,世界杯大于一切。篮球界呢,NBA大于奥运会和世界杯。前半句话是绝对的,不信你问问乔治·维阿,问问瑞恩·吉格斯,问问那些在俱乐部登峰造极却没踏上过世界杯场地的他们。但后半句并不绝对,欧洲篮球运动员们的工资当然没有NBA高,但欧洲人愿意打自己国家的联赛也渴望为国效力,他们可不在乎NBA工资帽又涨了多少。
欧洲篮球之外,不得不提2002年崛起的阿根廷黄金一代。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阿根廷代表团仅拿到了两块金牌,却是分量最重的男篮和男足。在吉诺比利的带领下,阿根廷男篮在半决赛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梦六队,决赛大胜意大利。他们不仅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团队凝聚力。这枚宝贵的金牌给那些目空一切认为只有美国男篮才可以独霸天下的NBA球星敲响了警钟。
早日踏足NBA赛场的确可以快速地名扬天下,成为千万富翁,早日实现个人梦想。但在以欧洲人和阿根廷人为代表的篮球运动员心中,国家荣誉高于个人梦想,世界杯和奥运会大于NBA。
相比他们,赢得篮球世界杯冠军并不一定在NBA球星的职业规划中,或者说拿过一次就够了。到了休赛期正是跟家人团聚好好享受生活的时间,所以没有十足的必要再次被征召集结,与新的队友和教练团队磨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是现实,同时也是遗憾,如果那些有名有腕的球星都怀揣着如此的想法,对于期盼世界杯已久的篮球迷来说未免太过残酷。
想象一下,如果这是詹姆斯、库里和杜兰特携手出战的一届梦之队,真想看看美国三英大战卢卡·东契奇领军的斯洛文尼亚会是哪般波澜壮阔的场面。东契奇依然会打他的持球大核心,队友能力差了一些,但是球商一定高了不少,他也不用担心自己发挥不好,打成什么样他都是国家英雄,更何况国家队的东契奇可从没让人失望。
如果希腊碰上塞尔维亚,当字母哥身边少了米德尔顿,约基奇身边没了穆雷,究竟谁会成为世界篮球第一内线。如果乔尔·恩比德参赛,真想看看FIBA裁判会不会让他一场20个罚篮,他能否和终于摆脱了防守三秒的戈贝尔一起成为梦之队的禁区噩梦。如果沉寂了许久如今转会波士顿志在争冠的波尔津吉斯参赛,真想看拉脱维亚第一球星和拥有马尔卡宁的芬兰一决高下。如果贾马尔·穆雷参赛,他和谢伊·亚历山大组成的加拿大后场双枪没准儿还真有可能射穿梦之队的防线......
从精彩性的角度出发,没人不期待上面这些火星撞地球比赛的上演。可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我们面前。
字母哥、约基奇和恩比德,当今NBA最出色的三大内线均缺席世界杯;现役NBA成就最高的三人詹姆斯、库里和杜兰特从未在国际赛场上并肩而立;同样缺席的还有打法华丽拥有巨大球迷群体的哈登和欧文、扣篮王拉文、三分王汤普森、曼巴门徒布克和塔图姆……这些人如果到场一定会为赛事增加热度和流量,可处于休赛期的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我知道詹姆斯他们曾在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国际比赛,也完成过国家使命,但那个时候他们也还都只是孩子,身上的巨星潜质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这让他们职业生涯初期短暂的联手很难激活出观众心中宝贵的情怀价值。
在杜兰特成为世锦赛冠军的时候,他还没加盟金州勇士,威斯布鲁克还是他最好的兄弟;在库里成为世锦赛冠军的时候,他还没亲手开创小球时代;在哈登成为世界杯冠军的时候,他还没进化成休斯顿火箭时期无懈可击的持球大核。以上提到的这些美国篮球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可能再也不会在国际篮球赛场上出现了,曾经他们以青涩的面庞征服世界,最终却选择在巅峰期携手告别国际舞台。
我们常说,四年一次的足球世界杯是每个球星成名之路上的重要标记点,19岁以天才之姿问世的梅西至今为止参加过5届世界杯,世界杯见证了梅西从初出茅庐的19岁小将到无可争议的世界球王一路走来的艰辛。
篮球世界杯就不一样,对于超级球星们来说,它存在的意义更像是锦上添花,如同NBA全明星赛的转场。在比拼历史地位时,国际赛场荣誉显得无足轻重。
我习惯把足球世界杯比作一出连续剧或者某名球员的成长纪录片,即便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梅西这样的职业生涯长度,但一名球员相隔四年的再次出场总会让观众似曾相识,当从前的记忆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屏幕前的我们和球场上的他们能够真正共情。
2022年世界杯决赛之夜,梅西最后一个走上冠军领奖台,他亲吻大力神杯的瞬间自然而然让我们联想到8年前他与金杯一步之遥的遗憾,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但是篮球世界杯呢,它更像是一场独立又简短的多人演出,很多美国队员顶着天才少年的名号参赛,不费吹灰之力拿到金牌。但他们当时的职业生涯尚未丰满,这样的剧情也很难让观众共情。
如果抛弃主观原因单论竞技状态来说詹姆斯、杜兰特和库里等人毫无疑问具备入选的水平,如果三人能够连续代表美国参加多届世界杯和奥运会,那对于他们中的每个人来说,各自的国际大赛经历都将是一部年少成名到功成圆满的完整故事。等真到了最后一场球,解说员也会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世界杯了……”当即全体起立,掌声雷动,一众篮球巨星集体挥手告别国际赛场,那才是篮球该有的模样,那才是世界杯留给观众最动情的篇章,也是我们心中有关于竞技体育和情感连接的最高境界。
奈何梦之队人才济济、星光璀璨,奈何有太多的主观因素牵制着一众NBA大牌球星的想法,让我们心中属于篮球世界杯最好的模样迟迟无法出现。
强扭的瓜不甜,人各有志,没有非得以情怀绑架球星们参加世界杯的意思。足球和篮球的世界格局、商业模式、运营逻辑都天差地别,FIBA永远不可能和FIFA如出一辙。
NBA在商业篮球赛事中一枝独秀,难逢敌手,它改变了太多篮球运动员对于职业生涯的定位,它实现了太多篮球运动员的梦想。相比于职业性和商业性偏低的运动项目,只有成为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才具备了扬名立万的先决条件。而对于薪资上亿的NBA球员,国家荣誉那点事可能真就视心情而定。假如美国梦之队今天输球了,也照样不耽误他们明天挣大钱。
大牌缺阵,星光黯淡无非就让四年一次的世界篮球大联欢缺少了些话题流量以及诞生成为经典的可能性。但世界杯精彩程度的下限依然可以得到保证,永恒的旋律依然是谁能掀翻美国男篮,谁会扮演带领梦之队凯歌高奏的美国队长,欧洲篮球一体化后能否抗衡美国的霸主地位,非洲篮球四年间的成长幅度,亚洲篮球与世界的差距……
从篮球运动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看点要比巨星降临更切合实际。时隔四年,这些问题的答案将被改写,不变的是我们一定会欣赏到美式篮球犀利的反击和劲爆的扣篮;会欣赏到欧洲篮球的整体性和扎实的基本功;会欣赏到非洲篮球出色的运动能力和坚硬的防守;会欣赏到澳洲篮球硬朗的球风和多变的战术……
所以,木已成舟。请尽情享受这场四年一度的世界篮球大狂欢,把那些想象中的名场面对决当作一场梦就好,万一明年在巴黎就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