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以1胜4负战绩离开世界杯、并且彻底与巴黎奥运会无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彻底的解脱。
甚至可以说,整个亚洲篮球终于离开这个本就与他们关系不大的赛事了。
日本如愿进入了奥运会,菲律宾也在中国男篮身上取得了唯一一场胜利。黎巴嫩和伊朗携手送别了亚洲最后一个传奇中锋哈达迪,约旦带着他们的“左手科比”也回了家。
整个亚洲篮球在这届世界杯上,基本属于给对手送分、拉低赛事平均水平的存在。
日本这届比赛分别赢下了一支欧洲(芬兰)、美洲(委内瑞拉)、非洲(佛得角)队,正式取代中国男篮成为了亚洲的门面,这还是在他们队内最大牌球员八村垒缺阵的情况下。
但整个小组赛第一阶段,欧洲+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已经划出了一条明显的鸿沟,导致比赛的质量并没有“篮球世界杯”这个品牌看上去那么优秀。
只有小组赛第二轮的德国vs澳大利亚,算是真正代表FIBA顶尖水准的较量。
虽然如今的中国男篮已经一败涂地,从上到下已经被各类媒体贬损得一无是处,甚至能拿出十年前的“血书罢训”做文章。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
如果没有这群扶不起的阿斗,有多少人还会关注这个在NBA休赛期举办,还缺少了大量国际球星登场的比赛?
而FIBA(国际篮球理事会)近些年的一系列骚操作,已经将这个本就跟NBA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品牌做得更加臭不可闻。
同为世界普及性极高的集体球类项目,与足球不同,篮球因为有美国和NBA这样的巨无霸,导致国际篮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对于很多圈外人士而言,只知NBA不知FIBA的大有人在。甚至篮球真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也要感谢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梦之队的天神下凡。
而在这之前,美国不仅不派NBA参加篮协组织的世锦赛,甚至都懒得派出那些将是明日之星的大学生球员参加。
在1994年梦二队本土参赛之前,同样没有NBA球员参加过这项赛事。
甚至直至目前,美国都从没有派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主力梦之队”参加过这个比赛。
不仅勒布朗这样的现役头牌只打过奥运会,就是库里、杜兰特、哈登也只是在年纪尚轻、还没打出名堂时来见过世面。
对于美国和NBA而言,始终对FIBA篮球世界保持着警惕和距离。不仅规则上存在刻意的差别,在商业上更是始终保持绝对强势的碾压。
FIBA世界最成功的篮球欧冠联赛,在全球商业推广上跟NBA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NBA的强悍加上自身的式微,但国际篮联这些年来却始终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在近乎一边倒地偏向欧洲、以此为中心的同时,变本加厉地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式压榨着其他成员国。
无法应对NBA和美国篮球的压力,那我就加强自身协会内部的权威和重要性,绞尽脑汁用各种方式集中自身权力,达到协会内部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不惜破坏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以及各大洲之间的平等权益。
最明显的一个举措,就是将奥运会的参赛名额与自己全新推出的篮球世界杯挂钩。
本来两个毫不相干、几乎平行的国际大型赛事,就这样被他们强行联系在了一起。
2012年FIBA为了增强比赛影响力,强行将有着64年历史的男篮世锦赛改名为世界杯。然而相比足球,他们的改变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吸纳更多队伍,增加比赛场次,用量变促成质变。
因为在2010年时他们已经被羞辱过,当时的土耳其世锦赛在开赛一年前发布的宣传片中有科比、诺维茨基、帕克、基里连科、加索尔等各大洲巨星,结果等到开赛时一个都没来,甚是丢脸。这才痛定思痛,卷土重来。
然而尴尬的是,第一届世界杯又被当时只派了“1.5队”的梦十一男篮轻松获得。虽然现在看来那支球队里有库里、哈登、浓眉、克莱和欧文等超级球星,但在2014年他们都还是联盟的小字辈。
再加上中国男篮因为前一年亚锦赛翻船未能加入,导致大赛的关注度和赞助额不升反降,反而出现了亏损。
不仅东道主西班牙受不了,FIBA更是丢了大人。
当然不止改名,更重要的是从2017年开始,奥运会的直通参赛资格,则根据前一届世界杯的最好成绩来决定。分配名额为:亚洲1个,大洋洲1个,美洲2个,欧洲2个和非洲1个,加上东道主总共为8支球队,另外四个名额则由之后的奥运落选赛决定。
同时将洲际比赛(篮球亚锦赛)从两年一届改为四年。
美其名曰“通过国际大赛取代洲际比赛的方式,提升各大洲的水平”。
其实就是通过削弱甚至是扼杀洲际比赛的比赛价值,集中提升他们的“直属品牌”世界杯的影响力。
这样如今的亚洲杯已经几乎完全没有价值,成了各国各级国家队练兵的“训练场”。
尤其是欧洲篮球大幅度领先世界的情况下,其他大洲要想杀入奥运会,通过奥运落选赛击败欧洲队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而那些对奥运会名额有所期待的国家,几乎只能把世界杯当做争夺仅剩名额的“角斗场”。
其中,中国男篮几乎是最大的受害者。
以往通过重点准备亚洲比赛、干掉洲际范围内的对手就可以杀入奥运会,如今却要在世界杯中取争夺那个子虚乌有的“成绩最好的亚洲队”。
再加上篮球世界杯小组赛还分一、二阶段这种早已过时的赛制。
其实就是要想进入奥运会,世界杯打得好还不如抽签分组抽得好。
于是之后的两届世界杯,2019年中国以及正在举行菲律宾、印尼、日本三国联合的大赛,几乎成了各种计算、充满勾心斗角、赢球不一定行、输球也可能不坏的“乱世”。
32支球队的小组赛各队水平天差地别,塞尔维亚42分赢中国,黎巴嫩两战输94分等惨案比比皆是,大量小组赛的水平可能还不如一场普通国家的职业联赛。
第一阶段结束后还有两两组合的第二阶段,不仅观众看着眼晕,各种繁琐计算早已超出了竞技范畴,
成为各方势力勾兑的生意场。
相比于整体竞技水平更高的欧洲杯,以及商业化程度和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的NBA,如今的FIBA世界杯举办,更像是官员们进行权力交易和政治角斗的温床。
同时更让人如鲠在喉的,还有背后隐藏着巨大黑幕交易的“规化制度”。
这一本来未来平均各国国家队竞技水平,同时释放美国大量浪费人才资源的政策,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各个国家比拼手腕、挖墙脚、钻空子的大舞台。
随随便便就可以找一个跟本国没有任何血统关系,甚至不知道国家在哪里、国旗什么样的外籍球员就可以代表这个国家出征大赛。
本就违背了国家级体育比赛最底层的竞技逻辑。
更重要的是随着这几年FIBA对于这一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抱着这一“救命稻草”希望瞬间咸鱼翻身。
截止目前,中国和阿根廷两个本大洲的传统篮球强国都已经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
咱们这次遇到的南苏丹建国不足二十年,但在本国后裔、前NBA名宿卢尔·邓的斡旋操作下,一口气引进了四位不符合国籍规定的球员,让球队的实力瞬间提升,最终把中国男篮揍得找不着北。
而阿根廷更惨,本就无缘世界杯的他们在美洲区落选赛预选赛上碰到了原来不值一提的巴哈马。
但这次他们不仅招徕了艾顿、希尔德等三位NBA首发级别的球员,更是通过FIBA秘书长“特赦”让已经为美国队打过2010年世锦赛的埃里克·戈登披挂上阵,最终干掉了阿根廷,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彻底无缘巴黎奥运会。
尝到甜头的巴哈马接下来还想引进克莱·汤普森、纳兹尔·里德、埃文·莫布利兄弟等NBA好手,几乎凭空就拉出了一支FIBA顶尖强队!
而我们的国家队,如今还在为“归化到底该不该有血缘关系”而争论不休。
其实真不能说我们篮协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如今的FIBA步子迈得实在太大太快,已经不在乎有没有蛋了。
这一晚的马尼拉,男篮的再次失败让人痛心疾首,无数篮球人或苦闷、或愤怒、或流泪。
但现实的情况是,不仅我们的球员不争气、一代不如一代。就连FIBA官方也把我们当做了只会出赞助费、薅羊毛的“凯子”随意拿捏。
是时候,对内对外,都应该更硬气一点了。